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
您當前所在位置:駐馬店廣視網>健康> 正文

分 享 至 手 機

當青春期撞上脊柱側彎 家長如何接招

時間:2025-02-15 08:52:27|來源:中國青年報|點擊量:912

當青春期撞上脊柱側彎 家長如何接招

寧華的孩子在上高中前身高猛增,可她發(fā)現孩子的脊柱似乎有些彎。她開始格外留意孩子平時的坐姿和站姿。“特別是在孩子彎腰的時候,能夠很明顯地看到背部兩側不對稱隆起。”寧華趕緊帶著孩子前往醫(yī)院就診。

 孩子的脊柱為何會悄然彎曲

當前,脊柱彎曲異常在中小學生群體中愈發(fā)普遍,已成為繼肥胖、近視之后,危害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的又一疾病。

脊柱彎曲異常指脊柱彎曲形態(tài)超出了正常生理彎曲范圍,主要包含脊柱側彎和脊柱前后彎曲異常。脊柱側彎即脊柱在冠狀面(醫(yī)學劃定的解剖平面,指人體在站立時,沿人體高度從上到下把人體假定切割成前后兩部分的平面——記者注)上發(fā)生的側方彎曲,形成了一種帶有弧度的脊柱畸形。一般而言,人體脊柱的彎曲度在10度以內被視為正常,超出此范圍則被認為是脊柱側彎,需著手治療。

“脊柱側彎并非像骨折或創(chuàng)傷那樣需要緊急處理,它是一個逐漸發(fā)展的慢性過程。”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(yī)院骨科主任醫(yī)師劉振江向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介紹道,“正因如此,許多家長對此掉以輕心。脊柱側彎的發(fā)展雖慢,但對孩子身體的影響卻不容小覷。”

脊柱側彎可發(fā)生于人生的各個階段,其中特發(fā)性脊柱側彎(指僅存在脊柱結構異常,而無其他明確病因的側彎類型——記者注)在脊柱側彎的患病案例中占比高達80%。劉振江說:“孩子10歲以后,特別是青春期,脊柱側彎的發(fā)病率會顯著上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特發(fā)性脊柱側彎在女性中更為常見,女性與男性患者的比例達2∶1。”

特發(fā)性脊柱側彎的具體原因可能與孩子的日常姿勢、激素水平、基因問題或環(huán)境因素等有關,但目前尚未完全探明其發(fā)病機制。

脊柱側彎不僅影響孩子的體態(tài),不美觀,還可能對心肺發(fā)育造成不利影響。此外,它還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深遠影響。劉振江在接診過程中經常遇到因脊柱側彎而陷入心理困境的孩子。這些孩子因需長期進行體態(tài)鍛煉或佩戴矯正器而感到自卑,擔心受到同學的嘲笑和排斥。這種心理負擔往往導致他們無法堅持治療,進而影響了康復。

脊柱側彎可在家自測

對于家長而言,及時發(fā)現孩子是否存在脊柱側彎至關重要。

在家中,可以讓孩子站直后觀察其雙肩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,以及雙側后背是否對稱。此外,立位體前屈檢查也是一個有效的篩查方法:讓孩子雙腿并攏站直,做立位體前屈動作,家長從后方觀察孩子雙側后背是否對稱,從而初步判斷是否存在脊柱側彎。

如果在家中自測發(fā)現孩子存在脊柱側彎問題,應及時帶孩子去醫(yī)院接受專業(yè)檢查,拍攝全脊柱站立位的X光片,以明確側彎的程度和類型。

劉振江強調,“當我們談論脊柱側彎時,首先要準確識別和測量其程度”。這需要依靠專業(yè)的醫(yī)療設備和醫(yī)生的判斷,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留意孩子的脊柱情況,一旦發(fā)現異常,應及時就醫(yī)進行專業(yè)檢查。同時,他也提醒家長,“正常人的脊柱本身就不是完全筆直的,會存在一定的生理彎曲,因此家長也不必過于追求孩子脊柱的板正,不必過于焦慮”。

 青春期是治療脊柱側彎的黃金期

脊柱側彎的治療主要取決于側彎的角度和患者的生長潛能。脊柱的側彎在青春期最為常見,青春期結束后,脊柱側彎的進展通常會放緩。因此,劉振江強調,“青少年時期是脊柱側彎的重點治療時期。”

對于輕度脊柱側彎(10度至25度之間),治療通常以觀察為主,定期隨訪,一般隨訪間隔是6個月。

劉振江在接診過程中遇到不少家長一聽到“等待”“觀察”這些詞便會感到慌張。劉振江解釋道:“觀察本身也是一種治療方式。‘觀察為主,定期隨訪’為的是讓家長密切關注孩子脊柱的變化情況,定期帶孩子到醫(yī)院檢查,如果出現加重的趨勢,立即采取措施。”

除了觀察外,在日常生活中,家長還應督促孩子保持正確的坐姿,避免長時間低頭寫字或坐姿歪歪扭扭。同時,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進行一些增強背部和上肢肌肉力量的運動,如脊柱牽拉活動、小燕飛、游泳、平板支撐、引體向上和俯臥撐等。這些運動有助于增強肌肉力量,可能有助于減緩脊柱側彎的進展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對于需要康復訓練的脊柱側彎患者,應選擇正規(guī)醫(yī)院,認真聽取醫(yī)生的建議,并在專業(yè)醫(yī)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??祻陀柧毎w操、理療等,但效果因人而異,種類和強度也需根據個體情況而定。

對于脊柱彎曲度在25度以上的脊柱側彎患者,需要佩戴支具進行治療,并積極配合醫(yī)生的指導。

 呼吁將脊柱彎曲異常篩查納入中小學常規(guī)體檢項目

盡管脊柱側彎并非急癥,但盡早診斷和治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患者的影響,特別是在青少年生長發(fā)育階段。如果患者的生長潛能已經耗盡(即已經停止生長),那么治療的意義就相對有限了。

早發(fā)現、早診斷是應對脊柱側彎的最佳防治策略。

據了解,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2021年發(fā)布的《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中,將脊柱彎曲異常篩查項目納入每學年或新生入學體檢內容。

“近年來,隨著學校和家長對青少年健康的日益關注,脊柱側彎的體檢和篩查也逐漸受到重視。在一些學校的體檢中,脊柱側彎篩查已被納入常規(guī)項目。通過專業(yè)的體檢,醫(yī)生能夠準確測量脊柱的彎曲程度,從而判斷是否存在脊柱側彎以及側彎的嚴重程度,患兒能夠在青春期得到及時治療。”然而,據劉振江與其他骨科大夫的臨床實際經驗來看,并非所有學校都進行了脊柱側彎篩查,尤其是一些偏遠或醫(yī)療資源匱乏的地區(qū),學校體檢可能不包括這一項目。

因此,劉振江呼吁,應將脊柱側彎篩查納入所有中小學校的常規(guī)體檢項目,與視力、牙齒等檢查一樣,成為學生健康檢查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這有助于及早發(fā)現脊柱側彎問題,為孩子提供及時的治療和干預。“這一政策的實施需要政府、學校、家長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。”

《指南》中也提出了若干促進健康生活方式養(yǎng)成和建設護脊友好環(huán)境的措施?!吨改稀方ㄗh家長:定期調整桌椅高度,使其適合孩子身高的變化;不在孩子臥室擺放電視等視屏產品,陪伴孩子共同進行體育鍛煉,每天的中高強度身體運動(有氧運動)累計不少于60分鐘,每周高強度身體活動或增強肌肉力量、骨骼健康的抗阻運動不少于3天?!吨改稀方ㄗh學校宜為每個學生在教室內配置小型儲物柜,避免書包擠占課桌椅空間進而影響學生坐姿等。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機構共同應對這項青春期的隱形挑戰(zhàn)。(應受訪者要求,文中寧華為化名)(記者 譚思靜)
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secureseals.net/showinfo-108-346299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